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快讯 > 核高基计划 核高基课题

核高基计划 核高基课题

生活小能手3年前 (2023-01-04)最新快讯189

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核高基计划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核高基课题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什么是8086CPU,现在用的是什么CPU?

Intel 8086是一个由Intel于1978年所设计的16位微处理器芯片,是x86架构的鼻祖。不久,Intel 8088就推出了,拥有一个外部的8位数据总线,允许便宜的芯片用途。

是以8080和8085的设计为基础,拥有类似的寄存器组,但是数据总线扩充为16位。总线界面单元(Bus Interface Unit)透过6字节预存(prefecth) 的队列(queue)位指令给执行单元(Execution Unit),所以取指令和执行是同步的,8086 CPU有20条地址线,

可直接寻址1MB的存储空间,每一个存储单元可以存放一个字节(8位)二进制信息。

现在用的CPU也是X86架构,已经从16位CPU发展到了64位CPU。现在的CPU型号很多,有intel的奔腾、赛扬、酷睿I系列(I3 I5 I7),还有AMD的APU、打桩机、推土机、速龙、闪龙等等。

扩展资料

CPU未来发展

通用中央处理器(CPU)芯片是信息产业的基础部件,也是武器装备的核心器件。我国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U技术和产业,不仅造成信息 产业受制于人,而且国家安全也难以得到全面保障。 “十五”期间,国家“863计划”开始支持自主研发 CPU。

“十一五”期间,“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核高基”)重大专项将“863计 划”中的CPU成果引入产业。从“十二五”开始,我国在多个领域进行自主研发CPU的应用和试点,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自主技术和产业体系,可满足武器装备、信息化等领域的应用需求。

但国外CPU 垄断已久,我国自主研发CPU产品和市场的成熟还需要一定时间。

国产EDA,到底能不能打破海外三巨头垄断?

电子设计自动化(以下简称EDA)软件工具行业,正成为中国寻求解决芯片产业链短板问题的重要突围领域。

这个行业全球市场规模不足百亿美元,净利润率低于15%,却能动5000亿美元半导体产业链,被中国的先行者们视为一个重大机遇。

2020年3月,EDA巨头Synopsys(新思 科技 )中国区担任副总经理的王礼宾,在EDA行业工作20年后决定辞职,创立国产EDA公司“芯华章”,担任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他表示,从Synopsys离职创业有两个原因:

一是看到国家大力支持EDA行业的“国产替代”,他对EDA技术未来前景十分看好;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他认为有过去20年的产业上下游经验和市场关系,对客户的想法、需求有所了解,这些契机都能帮助芯华章实现商业化。

与王礼宾有相似创业经历的还有概伦电子董事长刘志宏,芯禾 科技 联合创始人代文亮,以及博达微创始人兼CEO李严峰,三人都曾在EDA三巨头之一的Cadence(楷登电子)担任过重要职位,而后辞职创立国产EDA公司。

去年10月16日,在获得政府引导资金支持后,王礼宾创立的“芯华章”宣布获亿元Pre-A轮融资;11月9日芯华章再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12月9日完成超2亿元的A轮融资,间隔均不足一个月。三轮共引入云晖、真格、高榕、高瓴、五源资本(原晨兴资本)、中芯聚源、松禾等多个知名基金。

除芯华章外,很多国产EDA公司今年都已“扎堆”筹集到了资金。2020年4月,概伦电子宣布已完成数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9月,国微集团旗下的“国微思尔芯”宣布完成数亿元融资,投方包括国际大基金下设的芯鑫融资租赁、上海半导体装备材料产业投资基金等政府投资机构。

资本升温并非偶然。

时间回溯到2019年5月,美国商务部称全面限制华为采购美国软件和技术生产的半导体零部件。受此影响,EDA三巨头与华为的合作先后终止。

海外EDA三巨头指的是Synopsys、Cadence、Mentor(西门子旗下)三家美国公司,他们占据全球超64%的EDA市场份额。

EDA工具是芯片IC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件,也是集成电路设计最上游、壁垒最高的部分。涵盖了集成电路设计、布线、验证和仿真等所有流程。利用其可连接成极其复杂的电路图,从而制造出强大的CPU、GPU芯片。

在AI、边缘计算等复杂技术不断演进的背景下,百亿规模的EDA行业正成为撬动5000亿美元半导体产业链的重要“基石”,EDA也被行业内称为“芯片之母”。

因此,华为与三巨头终止合作意味着,芯片将没有与之匹配的先进制程国产EDA软件工具,海思则就造不出下一代“麒麟芯”。东兴证券在报告中形容 EDA是“美国限制华为的封喉之剑”,凸显了该技术的重要性。

在中国芯片制造生态急需“补课”的大背景下,一场充满机遇与冒险的 游戏 已悄然开始。

国产EDA行业现状:技术发展缓慢、人才紧缺、无法形成全链条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EDA市场规模约为5.4亿,仅占全球规模102.5亿美元的5.3%。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元件产销市场,EDA三巨头的产品在国内占了85%以上的市场份额(实际接近90%),国产EDA软件产销占比仅不足10%。

目前国内EDA软件公司主要有华大九天、国微集团、芯华章、博达微电子、芯禾 科技 、概伦电子等,数量和规模都十分稀少。

背后的原因,主要是EDA行业的技术门槛高,成本弹性大,产业高度集中,导致国产技术发展缓慢,人才紧缺,无法形成全链条EDA工具,从而形成如今中国IC设计行业越来越离不开EDA三巨头的尴尬局面。

事实上,从EDA行业发展来看,中国也曾经历过鼎盛时期。

冷战期间,中国EDA软件技术被“巴统”禁运的压力下,1986年成功研制出中国首个自有的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熊猫系统”(熊猫IC CAD系统),并在1993年全面问世。

这标志着中国在研制EDA系统方面实现“零”的突破,打破了外国对中国的EDA工具封锁,并为中国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熊猫系统一经发布,便在市场中引起较大反响。由于价格仅为同类产品的1/10,导致美国芯片厂商也一度选择“熊猫系统”。

不过,随着“巴统”解散、禁运解除,1995年,海外EDA三巨头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便以技术成熟、价格便宜、免费赠送、多方合作等策略,快速收割市场份额。加上中国开始积极推动WTO全球化,“造不如买”的策略使得国产EDA陷入了长达十三年的沉寂。

尽管国家2008年启动“核高基”重大专项计划,华大九天、芯愿景等第一批国产EDA企业相继成立并被重点扶持。但EDA是一个投入周期长、利润率低的高技术型产业,中国缺乏长期资金、人才和产业链支持,国产EDA发展依旧步履艰难。

举个例子,过去十年间,华大九天在研发投入方面所投资金只有不足5亿元人民币。而海外EDA三巨头则高歌猛进,仅2018年Synopsys研发投入高达10.8亿美元,Cadence约为8.7亿美元,两家累计所投研发资金超127亿元人民币,差距十分悬殊。

收购层面,在数字EDA领域三巨头收购上百家公司,获得了SoC设计主流程的数百个EDA工具。

而在中国,由于EDA产业起步晚,“造不如买”理念中错失了在激烈竞争中以战养战的机会。尽管在模拟IC方面已经有了一定发展,但在数字EDA方面却几乎为零。

目前,国内的EDA工具很分散,提供不了全套的工具链,而国际EDA公司提供给芯片企业的一般都是全套工具。

接受采访的芯片下游厂商负责人称, 未来十年内三巨头的EDA工具依然将占据市场主流,国内EDA技术将无法跟上“替代”。

事实上,由于目前国产EDA相比美国EDA整体仍有较大差距,加上新EDA、新IP、新工艺及PDK,互相促进、互为一体,原来的客户很难轻易更换EDA软件。

因此,很多企业家所幻想的国产EDA未来,变成了“泡沫赌注”。

也有业内人士直言,在国际形式波谲云诡、变化莫测下,部分国产EDA企业浑水摸鱼,存在一定的市场泡沫。

2020年5月19日,上交所受理了芯愿景(公司全称为北京芯愿景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科创板上市申请,这标志着国产EDA企业打响了冲锋科创板第一枪。

不过历时227天后,去年12月31日,芯愿景科创板IPO终止审核,背后原因或与其拖欠的557万发票还未完全归还有关。此外,该公司核心技术存在争议,退出参股公司投资后仍参与股东大会的行为,或涉嫌信披违规等问题,都影响了该公司上市进程。

芯愿景董事长丁柯博士回应称,在本次终止审核之后,该公司暂时没有计划再重启科创板上市。

“在EDA行业最为核心的就是知识产权,但国内EDA公司都不太注意。如果不注意就会踩坑,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公司都会和三巨头来合作,那么,纯国产EDA就无从谈起。”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此外,在人才方面,中国与三巨头差距悬殊。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约有1500名EDA软件开发工程师,其中约有1200人在国际EDA公司的中国研发中心工作,真正为本土EDA做研发的人员只有300人左右。相比之下,Synopsys公司一家就有7000多名研发人员,其中有5000多人从事EDA的研发,行业核心人才大都在三巨头处工作。

国微集团联席董事长兼总裁帅红宇指出,中国高校至今几乎没有EDA相关培养方向及开设EDA相关课程,而且2010年后国内几乎完全没有相关领域的论文发表,集成电路行业对口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相关行业的仅占1/3,对EDA有了解和兴趣者更是寥寥。

他强调,中国EDA人才紧缺背后主要原因是集成电路的“产学研”策略没跟上,这是行业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国产EDA的未来机遇:8寸市场需求、国产替代下的弯道超车机会、新思的支持

“尽管EDA市场份额由三巨头占领,但国产EDA必须要有,而且会有所发展。”有多位行业分析师。

事实上,方正证券发布研报指出,尽管在模拟/数模混合/数字芯片EDA领域,以及全流程设计平台上,EDA工具都被国际企业所垄断,但国产EDA机会更多在以点工具为突破口,由点及面逐步发展。

在MEMS(8寸)晶圆短缺、需求旺盛已成行业共识的情况下,国产EDA正面临着新的机遇。

上海国微思尔芯副总裁Ying(陈英仁),目前 汽车 电子、FPGA、驱动芯片、指纹辨识、电源管理、MOSFET、微控制器(MCU)等领域的非先进(中低端)芯片需求强劲,下游8寸晶圆制造技术已十分成熟,已呈现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这块市场潜力巨大,是国产EDA工具核心发力点。

“随着AI、5G、工业互联网、 汽车 电子、区块链等领域的兴旺,提出了很多特色鲜明的、尚未被EDA工具满足的IC设计需求,这恰是国内EDA工具厂商的新机会。”

思尔芯是原型验证及仿真系统领域的本土EDA公司,在2018年10月被国微集团所收购,并将“思尔芯”更名为“国微思尔芯”。

陈英仁强调,尽管在先进制程IC设计方面,依旧是EDA三巨头做主导,但国产EDA势在必行。尤其在40nm、28nm制程工艺上,中国企业也已经或将很快掌握。“思尔芯在做的功能验证是属于前端,相对的与制程工艺独立。尤其在快速原型验证,思尔芯有着17年的积累,媲美EDA三巨头。”

这同样也是国产替代下,中国企业寻求的弯道超车机会。

王礼宾表示,目前在人工智能、云技术上,国产EDA可以站在当今 科技 发展的高技术起点上,对EDA软硬件框架和算法做创新、融合、重构。他认为,三巨头垄断下很难长期创新,而国产EDA企业处于“轻装上阵”状态,超越世界巨头是“完全有可能的”。

为了应对国际形势以及EDA巨头的挑战,国内企业也不断动作频频。

2019年,全球电子设计领域最具有影响力的DAC大会上,华大九天、广立微、概伦电子、芯禾 科技 四家中国EDA厂商联袂出场,推出多个EDA产品,向世界展示了EDA领域的中国力量。

同年底,概伦电子则收购博达微,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而蓝海微力求寻找小众客户群体,避开红海,寻找蓝海。

此外,巨头们还在加大对中国的布局,不断推进本土化、“产学研”支持,通过支持国产EDA,形成更多考量。

1994年,Synopsys在人民大会堂向清华大学捐赠了20套Design Compiler软件,总价值约500万美元。随后该公司和清华成立了“清华大学——新思 科技 高层次电子设计中心”,开始推动中国EDA人才的培养。

2018年和2019年,Synopsys分别成立了芯思原和全芯智造两家合资公司,前者意在加强芯片IP领域的本土合作,助力本土晶圆厂和设计企业实现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后者旨在加强制造类EDA领域的本土合作,带动国内技术能力。

Synopsys全球资深副总裁兼中国董事长葛群,无论是人才培养、技术支持还是资本合作,新思所做的这些努力都是为了解决中国芯片产业的痛点。这一点,新思和其他国内EDA公司的初心一致。

葛群强调,在中国数字 社会 转型之际,新思以面向未来的新一代EDA根技术赋能更多 科技 应用的落地,推动整个芯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EDA行业需要打通内外循环,整个产业链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从目前来看,这场EDA“国产替代”之战似乎会一直持续下去。

来自(凤凰 科技 频道)

国产操作系统20年:进退攻防,战斗不止

“只要有希望,我们就不能放弃!”

文 / 华商韬略 张凌云

1999年5月,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中美关系跌入冰点。为此,信息产业部、 科技 部有关领导多次紧急开会讨论:

一旦与美国闹掰,国家信息安全将面临怎样的威胁?

彼时,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政府部门电脑中。如果命门掌握在外人手中,国家信息安全将不复存在!

国家信息安全保卫战迫在眉睫,一大批中国IT人为此前赴后继,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 科技 长征。

【 高光开场 】

最先登高振臂、主动扛起中国自主操作系统第一面大旗的,是一群科学家。

彼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已离开联想四年。这四年里,他一直想要打造一个中国自主的IT核心产业。他对学生梁宁说,我们要用自主研发的方舟CPU+Linux操作系统,替代微软与英特尔联盟的核心框架。[1]

不再玩别人设计好的 游戏 ,要打造自己的 游戏 规则,这是中国IT人的终极梦想。梁宁听了,兴奋得紧紧攥住拳头,指甲掐进肉里。

在中科院软件所里,同样洋溢着一片激动之情。

时任中科院软件研究所副所长孙玉芳对同事胡才勇和吴健说:“我们是软件所,必须要在操作系统上有所作为!”[1]

大使馆事件后,正是孙玉芳上书国务院,请求建立自己的信息安全体系, “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

Linux是当时在全球唯一能与微软Windows抗衡的开源系统软件。为此,1999年7月15日,信息产业部首次组织“Linux未来发展”高层研讨会,达成共识,将加大力度全面推动Linux在中国的普及与应用。

一时间,Linux热潮涌动。1999-2000年,全国市场上出现了大大小小的Linux开发公司,最高峰时有三四十家。冲浪平台是行动最快的,早在1999年3、4月份便推出了第一款国产操作系统XteamLinux1.0。

2000年,在孙玉芳的牵头组织下,中科红旗成立,并研发出红旗Linux。

相比民营的冲浪平台,中科院软件所主导的中科红旗根正苗红,被赋予了“中国自主操作系统崛起”的使命。

孙玉芳是当时中国最有影响的UNIX技术和中文信息处理专家。在红旗Linux诞生之前,他就曾负责开发过另一款国产操作系统Cosix,深知国产操作系统的症结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应用生态。

为此,孙玉芳还创办了红旗中文2000,推出了国产办公软件Red Office。

从布局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这两大产品可以看出,红旗想做中国的微软。

红旗不仅挖来了微软和甲骨文的骨干员工,还在2001年北京市政府采购中一举击败微软拿下订单,一战成名。

远在美国的比尔·盖茨听说后大为震惊。微软以中国子公司的名义向北京市及有关方面紧急递交了一份长达3.5万字的报告,提出了60个问题,被媒体称为“微软60大板”。

微软高级副总裁克瑞格·蒙迪更是专程飞来中国拜会 科技 部及北京市政府有关领导,意欲挽回局面。

在 科技 部见面会上,蒙迪拿出一份长达42页的《中国未来软件及其相关政策议题》报告,阐述Linux的种种弊端,最后提出微软可共享源代码。

与会的科学家袁萌站起来质问道:“既然微软如此推崇开放源代码计划,你们在全球12个国家都开放源代码,为何之前不向中国开放?”[2]

袁萌是著名的开源专家,担任红旗Linux总工程师,一向以敢言著称。

“你们所谓的向中国开放源代码不过是让一些工程师到微软总部去,像看内部文件一样看看源代码,并且记录下每一个人看源代码的时间,这根本不符合开放源代码的精神,这怎么能叫开放呢?” [2]

蒙迪最终无功而返,微软中国总裁高群耀辞职。

2001年,国产操作系统大放光芒。

第一个做出产品的冲浪平台再创一个第一,当年11月成功登陆香港创业板,成为第一家上市的国产Linux公司。

国产老大中科红旗不仅在政府招标中将微软踢出局,还开始进入企业市场,与PC硬件厂商的OEM协议超过100万套,一度摘得全球第三大Linux操作系统厂商的殊荣。

此外,红旗Linux在全国设立了100多家的培训中心。截至2003年10月,培养出了1000多名红旗认证的Linux工程师。

“多为国家做点事。”这是孙玉芳、倪光南等科学家的朴素信念。正是秉承这份信念,中国IT人实现了国产操作系统零的突破。

高光开场,然而国产操作系统接下来的路却异常艰辛。

【 红旗易帜 】

“我们搞定了总理,没有搞定用户体验。”梁宁说。

尽管孙玉芳颇有先见之名地一手抓操作系统、一手抓办公软件,但Red Office、永中等基于Linux的Office与微软的文档格式一直存在兼容问题,这种不便是消费者不能接受的。

当时,盗版微软软件风行,红旗Linux鲜有问津,在C端市场十分吃力。而孙玉芳还面临着董事会的压力。董事会要求三年之内要有回报。但中科红旗背景特殊,当时融资、上市均有限制。

2001-2003三年里,中科红旗均未能实现盈利。重压之下,孙玉芳积劳成疾,2005年1月14日因糖尿病及并发症医治无效逝世,享年仅57岁。

令人叹惜的是,就在他撒手人寰的前夜,中科红旗迎来了2004年第一个“百万级”盈利记录。

痛失孙玉芳这个主心骨后,中科红旗股东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一位早期担任中科红旗高管的人士曾向媒体透露,第一大股东科软创新的实际控制方中科院软件所“所企不分”的管理方式,让几家小股东极为不满。而这8家股东均有一票否决权,谁也不服谁。[3]

内部龃龉不断中,中科红旗鲜有大作为。

2008年10月,微软对盗版Windows和office用户进行了“黑屏”警告性提示。国人第一次感受“断粮”危机,一时间人心惶惶。

国家决意加快推进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同年11月, 科技 部就正式公布了“核高基” 科技 重大专项2009年课题申报的通知。

“核高基”是与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并列的国家16个重大 科技 专项之一,预计总投入超1000亿元,这也是 国家首次斥巨资组织开展基础软件重大专项。

作为国产操作系统的龙头企业,中科红旗自然责无旁贷,要申报参与“核高基”项目。

但是,“核高基”科研经费除了国家和地方拨款外,还需要部分企业自筹,预算约为6000万元,而中科红旗当时营收约为2000万元,无力承担。

知情人士透露,中科院软件所承诺中科红旗,若自筹资金不能足额到位,将为其兜底补齐。但这一承诺,为中科红旗日后的危机埋下了伏笔。

为了完成“核高基”任务,为了6000万元的自筹费用,中科红旗把整个家底都掏了出来。

前员工透露:“3年内通过公司销售收入、高管个人房产抵押贷款、员工停发工资等各种方式筹集资金,填补了6000万元的研发资金空缺, 公司正常的商业运营也由此停滞。 ”[3]

无奈之下,中科红旗于2014年2月宣告正式解散,员工劳动合同全部终止,公司进入清算程序。

2014年7月中旬,经过10轮竞拍,大连五甲万京集团以3862万元的价格成功接盘中科红旗。

五甲万京董事长孙凯歌说:“中国红旗是中国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旗帜,红旗不能倒。我们的旗帜被人推倒了,失去的将是对整个产业的信心。因此,我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拿下红旗。”

红旗确实没有倒下,但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更多地投入到2B和政府项目中去。

【 麒麟换主 】

当中科红旗在为“核高基”艰苦奋战时,其他国产操作系统的日子也不好过。

2006年,网友Dancefire在一篇技术分析文章中声称,银河麒麟(Kylin)与美国开放源代码FreeBSD操作系统5.3版本相似度在90%以上,涉嫌抄袭。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这是国产操作系统首次遭受如此大规模的非议。

银河麒麟也来头不小,由国防 科技 大学2002年研制,不仅具有军方背景,还是863计划重大攻关科研成果,在超算领域稳坐第一把交椅的天河超级计算机系列搭载的就是银河麒麟系统。

国产操作系统的立身之本就是自主创新, 如果消息属实,为国产操作系统做出的所有努力都将付诸东流,也将成为国外攻击的把柄。

然而严格来说,银河麒麟并非抄袭。

一般基于BSD或Linux的操作系统很少修改系统内核。银河麒麟或因军方需求,对安全可控要求更高,核外工具环境基于Linux开发,内核的系统服务层则基于FreeBSD进行了改进和优化,添加了内核安全模块。

专业人士表示,相比一般的国产操作系统,银河麒麟的自主化程度相对较高,“如果能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不断提升自己的代码比例,替换国外开源代码,开发自己的内核模块,未尝不是一条好出路”。[4]

但是,银河麒麟错就错在好大喜功地声称,其内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事实面前,银河麒麟只能承认采用了FreeBSD代码,并非“完全独立开发”。

新闻一出,没有人关心背后科研人员做出的努力,大众只记得银河麒麟让国产操作系统名声扫地。

无奈之下,国防科大逐渐放弃了BSD内核版的银河麒麟,转而投向Linux内核的主流中。

国产操作系统有望走出的一条新道路就此断了。

2010年,银河麒麟与民营企业中标软件旗下的中标Linux操作系统正式合并,双方随后以“中标麒麟”的新品牌统一面市。

而“银河麒麟”的商标及知识产权等相关无形资产则被国防科大授权给了天津麒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中标麒麟在合并后,连续八年蝉联中国Linux操作系统市场第一,但是主要客户仍为军政机关和企业,C端市场依然式微。

【 深度突围 】

雅虎创始人杨致远曾说过:“你永远、永远不要想和微软竞争。如果他们想和你竞争,你得赶快跑开,做点别的事。”

但在中国,有一群人没有跑开,反而向微软发起挑战。

这群人不像孙玉芳、倪光南等人手握政府科研资源,只能靠自己在市场上近身肉搏,杀出一条血路。

刘闻欢就是其中一员。

1999年,刘闻欢从湖北大学数计学院计算机会计专业毕业,与朋友尝试着做了一个Linux发行版,萌生出了研发操作系统的想法。直到9年后,这一想法才正式付诸行动。

2008年,他与一批Linux开发者Hiweed、王勇等人共同启动了深度操作系统Deepin项目。

最开始,这只是一个社区化运作的公益项目,团队成员基本上都是兼职开发。连续6年,研发资金都是靠刘闻欢个人掏腰包。长期以来公司只有投入没有收入,以至于税务机关一度怀疑其涉嫌洗钱而上门检查。[5]

不挣钱的事为什么贴钱也要干?

“因为理想和爱好才坚持做这件事。”刘闻欢说,开发中国人自己的Linux是团队的梦想。

在深度看来,把国外的操作系统简单修改就当作是国产,并不是中国该有的技术水平。他们想给世界证明, “只要中国人认真做,中国团队一定可以做到世界最好的开源技术和产品”。

为此,深度的研发团队付出了太多太多。深度联合创始人王勇曾在网上披露过一些艰难时刻:

写代码累到晚上要靠输液才能第二天继续上班;长期睡在公司,只有妻子抱着孩子来到公司楼下才能逼他回家;陪客户喝酒,吐了无数次仍要一口闷;甚至崩溃到不想再继续人生了……

王勇是深度的第一个全职开发者,1988年出生,没有上过大学,凭着一腔热爱自学编程,即便是在吵闹的打工车间里,也坚持写着代码,“感觉敲代码能让自己获得最纯粹的快乐”。

中科红旗和银河麒麟拥有强大的政府背景和雄厚的研发资金,尚未能在市场上取得真正的成功。深度作为自力更生的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与压力可想而知。

尽管如此艰难,深度还是凭一己之力,再一次扛起了国产操作系统的大旗。

自从2009年发布第一个版本后,Deepin凭借易用、美观的特点逐渐积累了口碑,并在国际上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2011年,在全球已拥有数十万用户;进入全球发行版排行榜前100名;2013年,挺进全球发行版排行榜前50。

2014年,Deepin杀入全球发行版排行榜前20, 终于开始商业化运营,获得了绿盟 科技 和360的8000万元投资。曾有国外巨头想投资或收购深度,都被拒绝了。

此外,刘闻欢表示,深度从来没有拿过政府任何项目或者课题的经费,但却凭借实力成功进入了中央政府的采购名录,同期在册的其余3家企业均有国资背景。

Deepin还是首个被外国政府拿去移植使用的中国操作系统,被誉为“中国最好的Linux操作系统”。

【 移动失利 】

2007年,谷歌发布了开源操作系统安卓系统(Android)。没有人意识到,在移动手机端,一个和微软一样可怕的对手正在悄然崛起。

同一年,43岁的陈锡源放弃了美国UT斯康达高级副总裁兼CTO的职位,选择回国创业。

他赶上了好时候。

当时,为了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国家不仅启动了政治级别最高的“千人计划”,还在政策及资源上向海归创业的小公司有所倾斜。

在政府的牵线搭桥下,陈锡源刚成立播思通讯没多久,便跟着中移动干了件大事。

2008年正是3G时代到来的前夜。 12月12日,工信部首次明确了对3G牌照的发放方式。三大运营商都在抓紧转型布局。

为了继续保持2G时代的优势,中移动宣布推出首个国产手机操作系统OMS,将搭载OMS的定制手机命名为“OPhone”,意欲借此占据移动互联网的入口。

提供技术支持的“幕后英雄”播思通讯因此一战成名。

为了推广OPhone,中移动下了“血本”。时任总裁王建宙表示,已经备好了60亿元的补贴,誓要将OPhone做成千元机,成为3G时代手机市场的主导者。

这份勃勃野心源自于当时手机操作系统还处在群雄逐鹿的阶段——诺基亚塞班初显颓势,安卓的市场份额仅占5%,苹果iOS还不成气候,微软WP尚未面世。

一切皆有可能,中国还有机会。

可惜,中移动抢准了先机,却没能把握住。

媒体爆出OMS并非独立开发的操作系统,而是播思通讯为迎合中移动的进度做出的一个Android中国版。

随着安卓不断升级,OMS更新速度跟不上。用户开始吐槽,OPhone的合作手机厂商也纷纷倒戈安卓阵营。

中移动见大势已去,只好放弃了OMS。

同样落败的还有中联通2010年推出的手机操作系统沃Phone。

相较于OPhone, 沃Phone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款独立国产手机操作系统, 基于Linux内核,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但由于安卓系统此时已成功占据了大半个市场,力量单薄的沃Phone无抗衡之力。

2013年,同洲电子以2983.31万元收购了沃Phone研发团队,第二年脱胎出同洲960手机操作系统。

两大运营商本有机会改写国产手机操作系统的命运,然而 历史 已不能假设。

真正的 历史 却是,国产操作系统在当时一度成了笑话。

这背后,洒满了中国IT人的无尽惋惜。我们与Windows有着难以逾越的15年时间差,但与Android一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却没能把握住机会。

尽管痛失了移动战场的主动权,但中国IT人并没有偃旗息鼓,战斗仍在继续。

【 战斗不止 】

2011年,阿里巴巴推出了基于Linux的手机操作系统YunOS。

时任阿里巴巴CTO、阿里云总裁王坚向马云第一次提出要做YunOS研发时,马云说: “我几乎是愤怒地惊讶于他的胆识。”

当时没有互联网公司想去碰操作系统。无论是从商业层面还是技术层面考量,这都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

果然,YunOS发布没多久,就遭遇了谷歌的狙击。

谷歌将YunOS定义为“非兼容版安卓系统”,并要求开放手机联盟成员禁止搭载YunOS。对于没有硬件只有软件的YunOS而言,相当于直接封杀。

好在,阿里顶住压力坚持了下来。

2015年12月,以手机出货量计算,YunOS装机量超过WP,成为全球第三大移动OS。如今已经更新到第六代,全球搭载设备超过2亿。

2017年9月,YunOS品牌升级为AliOS,不再跟着别人的步伐,开始 探索 车联网终端的新道路。2018年,AliOS装车量已达70万,当时超过了特斯拉。

王坚在《在线》一书中说:“我做YunOS遭来了很多非议,甚至比我这一辈子挨的骂还多,但我不后悔。”

80岁高龄的倪光南院士也一直在坚持。

明知自己的梦想在被人利用,明知会有人继续嘲讽看笑话,他依然选择燃烧自己的一生,不断尝试和努力,为国产操作系统的未来奔走呼号。

倪光南说:“车轮转起来了,一步步往前走,才有解决问题的可能,呆在原地只会陷入死循环。”

默默耕耘的华为也在坚持。

2012年,华为在芬兰赫尔辛基创建了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团队,从20名工程师慢慢积累壮大。

2019年,华为被谷歌限制使用安卓权限。有幸于任正非当年的高瞻远瞩,七年前打磨的利器终于出鞘。

5月21日,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透露,面向下一代技术而设计的华为操作系统“鸿蒙”,最早将于今秋面市。该操作系统打通了手机、电脑、平板、电视、 汽车 、智能穿戴,统一成一个操作系统。

如今,华为手机出货量已超苹果,排名全球第二,终于有一款国产系统不再是无根之花。

早在2003年,有人建议在病榻之上的孙玉芳写一篇“红旗倒下之后,中国软件业会怎样”的文章。

孙玉芳笑着说:“还没有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Linux在中国没有倒,还有希望; 只要有希望,我们就不能放弃! ”[1]

参考资料:

[1]《中国开源软件的风风雨雨:怀念我的老师孙玉芳》胡才勇

[2]《政府正版采购微软出局,微软高层斡旋无功而返》京华时报 皮钧、侯磊

[3]《中科红旗身后事:过度依赖政府采购,股东内斗》 财经 国家周刊

[4]《麒麟系统为何饱受非议?》雷锋网

[5]《专访深度 科技 公司总经理刘闻欢:因理想而生的国产操作系统》观察者网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麒麟系统开机后为什么显示等待系统响应

缺少主机名导致的。通过查询麒麟系统官网得知,麒麟系统开机后显示等待系统响应是缺少主机名导致的,麒麟系统一般指银河麒麟。 银河麒麟,原是在“863计划”和国家核高基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

中标麒麟的品牌历程

2010年12月16日核高基计划,两大国产操作系统——民用核高基计划的“中标Linux”操作系统和解放军研制核高基计划的“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在上海正式宣布合并,双方今后将共同以“中标麒麟”的新品牌统一出现在市场上,并将开发军民两用的操作系统。

两大操作系统的开发方中标软件有限公司和国防科技大学同日缔结核高基计划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今后将共同开发操作系统,共同成立操作系统研发中心,共同开拓市场,并将在“中标麒麟”的统一品牌下发布统一的操作系统产品。 2010年10月确定的核高基项目名单中“中标麒麟”共计获得了约2.5亿元的“核高基”专项经费,名列基础软件扶持资金第一。按照“核高基”政策规定,项目所在地上海市也将按照1:1的比例拿出不少于此的资金扶持。而另一大国产操作系统厂商中科红旗也获得了为数不少的“核高基”经费支持。“核高基”是对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的简称,是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与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并列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

本次“核高基”项目的确定再次给国产操作系统提供了大笔资金支持。

企业拿到这笔“核高基”资金后需要承担更高的考核目标压力,负责核高基实施的中央部委要求国产操作系统厂商尽快实现产业化目标,卖多少套产品出去,实现多少产值,并形成一定的市场竞争力。这一考核目标为期两年,并在“十二五”计划时重新评定项目。

“国产操作系统确实迎来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 中标软件总经理、国家“核高基”专家组成员韩乃平2010年12月16日接受采访时表示。 2014年8月2日,戴尔宣布与国内操作系统厂商中标软件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计划在戴尔商用电脑系列产品预装中标麒麟(NeoKylin)操作系统。戴尔表示,首批预装中标麒麟的产品包括戴尔Latitude商用笔记本电脑、OptiPlex商用台式机电脑、Precision工作站等终端产品。随着合作的深入,戴尔陆续将该操作系统预装延伸至其核高基计划他产品线包括Vostro系列等。

龙头项目如何带动产业体系形成?

“我们现在使用的新区产银河麒麟操作系统体现了国产开源软件的优点,即精简、速度快、效率高,更主要是的比起我们之前所使用的Windows系统来说,规避掉了很多系统漏洞的风险,令使用更加安全可靠。”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工程师林汉祥说,由于金融行业比较特殊,因此在工作中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令他们对信息安全更加“有底气”。

就在去年11月份,由新区企业天津麒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这款“银河麒麟操作系统”,继2016年中标央采网之后,再度入选《中央国家机关2017年软件协议供货采购项目中标公告》,成功入围“Linux桌面操作系统”“Linux服务器操作系统”“计算虚拟化软件”“虚拟化管理”等多项应用。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凭借其先进的技术以及所具备的全套自主知识体系,通过了公安部等部门的安全测评认证,成为国内安全等级最高的Linux操作系统。

而既然提到麒麟操作系统,就不得不提几乎与之“形影不离”的飞腾CPU,这两部分构成了我国自主可控的计算体系基础架构,也使得我国自主可控软硬件产业体系有了根本“骨架”。

飞腾CPU是国内最早的几款完全实现自主可控的处理器之一,在国家863计划和“核高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连续多期的支持下,天津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落户新区后,便成功研制了与Intel等国际最先进的主流CPU性能接近的飞腾FT-2000/64处理器,标志着我国已经全面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微处理器芯片设计的核心关键技术,以及国产高端芯片开始具备大批量产业化应用的能力。

“近年来,不少厂家都开始着手开发ARM服务器CPU,但就目前而言,我们研发的ARM服务器CPU在性能上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天津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去年11月,飞腾公司还宣布完成FT-2000plus服务器CPU的研制工作,飞腾公司的合作伙伴也正在积极研发相应的整机产品。据了解,FT-2000plus这款芯片已经达到Intel服务器CPU E5主流产品的水平,能够满足高端服务器和超算主控CPU的性能要求。

此外,作为连续4年位列国产数据库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天津南大通用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也在新区实现了大跨越式的成长。如今,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GBase 8a数据库产品,与国外同类主流产品保持技术同步,已经在银行、电信、电力、公安、税务、卫计、军工等17个行业规模化应用。而GBase 8t数据库产品,也通过了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的安全可靠认证,经实际应用测试已确认能够替代国外同类产品。截至2017年10月,南大通用的GBase产品用户已覆盖我国、英国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核高基计划和核高基课题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潍坊生活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ftaobao.com/today/1529.html

标签: 核高基计划
分享给朋友:

“核高基计划 核高基课题” 的相关文章

区块链最基本的特征 区块链最基本的特征有

区块链最基本的特征 区块链最基本的特征有

今天给大家聊到了区块链最基本的特征,以及区块链最基本的特征有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区块链有哪些特点和运作机制? 区块链是一种共享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尽管不同报告中对区块链的一句话介绍措辞都不相同,但以下4个技术特点是共识性的。\x0d\x0a1. 去中心化(De...

包含虚拟货币币币交易规则的词条

包含虚拟货币币币交易规则的词条

今天给大家聊到了虚拟货币币币交易规则,以及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货币交易规则是什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虚拟货币币币交易规则,有很多人都会想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经济收入。那么对于那些对经济有概念的人来说虚拟货币币币交易规则,...

中国环球币上市时间 环球币几月份上市

中国环球币上市时间 环球币几月份上市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国环球币上市时间,以及环球币几月份上市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环球币是要马上上市交易了吗 全球货币什么时候上市——人民币多少钱一个全球货币中国环球币上市时间?关于虚拟货币中国环球币上市时间的防范,全球货币是加密货币中国环球币上市时间的第一个全球权益...

区块链电子书免费下载 区块链书籍免费下载

区块链电子书免费下载 区块链书籍免费下载

今天给各位分享区块链电子书免费下载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区块链书籍免费下载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白话区块链》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白话区块链》(蒋勇)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提取码: e8dn   书名:白话区块链作...

比特币市场行情最新 比特币市场行情最新价格

比特币市场行情最新 比特币市场行情最新价格

今天给大家聊到了比特币市场行情最新,以及比特币市场行情最新价格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比特币最近的行情怎样?为哪位大咖可以来回答一下。 a.2020年10月比特币市场行情最新,比特币单月上涨比特币市场行情最新了28个点,价格从$10700左右,达到$13800左右...

元宇宙概念的龙头股排名 元宇宙概念龙头上市公司

元宇宙概念的龙头股排名 元宇宙概念龙头上市公司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元宇宙概念的龙头股排名,以及元宇宙概念龙头上市公司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元宇宙十大龙头股 根据构建元宇宙的四大板块是:内容体验、交互方式、数据传输以及价值传输。十大龙头股:Roblox元宇宙概念的龙头股排名;Unity;动视暴雪;Facebook;...